2014年5月中旬,华为在京举行了盛大的存储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主题为“精简IT,敏捷商道”。令记者印象颇深的是发布会现场的舞台和观众座位都被布置成了具有独特含义的“X”形状。这个X代表了多层含义。华为IT产品线大数据[注]产品市场总监胡玉海介绍:“X代表了华为面向未来的是想,同时,华为希望对现有存储的格局、存储的客户价值或者是存储厂商的现状做出一些改变。”华为存储Marketing部长李义陶介绍,X首先代表了还蒙着
面纱的华为存储新品,在新品发布之后,X这个未知数就解开了,它代表了最新发布的V3系列。
面向未来的选择
在发布会现场,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介绍在目前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潮流中,驱动着基础设备演进出了两股力量,一股是传统的IT厂商还在奋力前行,一股是以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两股潮流中,华为扮演什么角色?范瑞琦并没有在这两者间做出选择,而是选择了“面向客户”。他说:“华为的选择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最关心的是面向企业客户,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华为希望能够融合上述两个领域共同的优势。
逐一破解存储系统的不合理
范瑞琪表示:“数据架构治理是企业IT技术架构的核心和基石。我们定义自己是企业存储的革命者,是大数据和云存储的创新者。”华为存储高端存储OceanStor18000系列在发布首年创造了出货量150套的成绩,这个数字足以引以为傲。在华为看来,SAN和NAS两种设备的存在太过独立,因为现在的客户几乎全都是既需要SAN也需要NAS。只要这两种概念独立存在,不管是SAN叠在NAS上,还是NAS叠加在SAN之上总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华为的V3选择了将SAN和NAS融合在了一起,底下是共享的存储资源池,上面有两个并行的引擎,将SAN和NAS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实现这一功能的是华为号称做到“真正统一”的OceanStor OS软件。
范瑞琦介绍,目前存储系统还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业界对于高、中、低端存储的划分,有很多厂商的高、中、低端存储之间不互通,甚至有些连操作使用习惯、命令行格式、操作界面,及相应的服务队伍都不互通。华为认为,数据应该在不同的存储系统中“自由流动”。范瑞琦介绍:“华为公司实现了高端、低端、中端的自如流动,能够使得数据在不同的业务价值体系内,自如地进行分享,进行流动。这是真正的软件定义。”
第三个不合理,是指性能和容量无法兼得。比如,目前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但用户同时还需要闪存的力量来进行性能提升。华为的解决方案是用一套OceanStor OS软件为核心,用户既可使用一套超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也可同时享受极致的性能提升。同时,用户还可以做闪存、硬盘混搭的系统,以实现最大的效率。范瑞琦介绍:“通过这样一套系统,实现了性能和容量的完美融合。”
做到了容量、性能的融合,存储系统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备份系统和数据保护。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内,主存储、备份存储之间需要一套备份管理软件,需要一台服务器,这样的组合必然带来了昂贵的成本,必然带来了组网的复杂性。范瑞琦介绍:“我们基于自己的OceanStor OS,在新一代的存储系统中,我们通过融入备份功能解决了这个问题,融合降低了成本,能够使您基于快照技术实现秒级的快速备份,而且不再需要那样单独的备份服务器。对数据的生命周期实现了融合,化繁为简。”
最后一个不合理是存储厂商“七国八制”给客户带来的困扰。范瑞琦介绍,使用华为OceanStor OS这套软件,可以无需增加独立的设备,就能够实现这些既有的信息资产整合。
范瑞琦总结道:“华为OceanStor V3新一代存储系统,提供了规格领先的硬件平台,给客户提供了最简单的管理软件。我们以OceanStor OS为核心,实现了SAN和NAS的融合、高端、中端和低端的融合、SSD的和HDD的融合、主存和备份的融合,最后还实现了异构设备的融合。通过这些多制式的融合,数据架构的融合,多厂家设备的融合,数据生命周期的融合,性能与容量的融合,带给客户的必然是一盘极赋竞争力的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
据李义陶介绍,这次V3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产品。